|
張全亮:吳式太極拳推手的主要理論與技法摘要: 一、主要理論 第一、陰陽相助的理論。吳式太極拳的推手或技擊要求式勢處處都要體現陰陽相助的理論。比如前進為陽,但意念要放在後面,以陰助之;後退為陰,但意念要放在前面,以陽助之;左右上下皆然。進攻或 ... 一、主要理論 第一、陰陽相助的理論。吳式太極拳的推手或技擊要求式勢處處都要體現陰陽相助的理論。比如前進為陽,但意念要放在後面,以陰助之;後退為陰,但意念要放在前面,以陽助之;左右上下皆然。進攻或化解的式子和意念的大與小也是一對矛盾。進攻時氣勢要大,可以神充天地,勢滿寰宇。但打的點越小越好。叫“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大和小的陰陽對立理論應用在推手和技擊上,要求我們氣勢可放至無限大,而打的點可以小至極點。接觸點越小,威力越大。如果對方推我,我化解時想一大片就化不開,我想一個點就容易化開。我打對方時也是這樣,想打他的一個點,對方就無法抗拒,威脅也大。 陰陽的內涵極為豐富,以推手而言,虛實是陰陽,“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剛柔亦是陰陽,“剛在前兮柔後藏,柔在先兮剛後張”;開合也是陰陽,“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開合,便知陰陽”。陰陽之理要貫徹到太極拳體用過程由粗到細、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各個階段。對陰陽悟得越透,實踐越多,化打的點位越小,所顯示的效果就越神奇。太極拳在體用上欲登高大成必須在苦練的同時,把體悟陰陽的功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舍此他求,則很難成功。 第二、公轉自轉的理論。公轉與自轉是天體運動的規律,太極拳的推手、技擊也要遵循這一規律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比如對方推我時,我既不可頂抗也不能弱,應當遵循太陽與地球公轉自轉同時進行的規律來應對。我的腰胯和全身關節都要練得像一個個能旋轉自如的車輪,整個身體好比是醫院護士推的那個藥車或大賣場中提供給顧客購物用的那個手推車,你可隨便往它身上加力,你可隨便改變它的方向,它都會隨你之意,順你之力,絲毫沒有滯點。你只能輕撫、緩進,否則你將會失去重心。原因是它的輪是圓的,不凹不凸;它的軸承內部是滑潤的,無缺無損;而且前面的輪上還有個能360度自由旋轉的曲軸,前輪和後輪協調配合,能公轉自轉同時進行。實踐證明,我們在推手時,能順其自然地運用公轉同時自轉的規律來指導自己的進退轉換,就可以有較多的取勝機會。比如他向我進攻我用公轉的方法,即可産生一種離心力使對方失中,出圈或旋倒,這是以我為圓心;如果對方進擊之手能沾連粘隨,不丟不過,用自轉的方法合我之力,即可有效克服我的離心力對他的作用,還能走小圈將我擊出,這又是以他為圓心了,反之則亦然。公轉自轉的規律是宇宙間萬事萬物萬古不易的最基本的運動規律。只要不斷深刻地體悟它,不斷地在體用中強化它,能夠在各種情況下熟練的應用它,其健身、防身的效果自會妙不可言。 第三、按竅運身的理論。這是吳式太極拳大師王培生老師的發明。“竅”就是穴位。按竅運身就是在運動時要想有關的穴位,叫做“以心行意,按竅運身”,用穴位領著身體走。 吳式太極拳的練與用都強調輕靜柔化、緊湊舒伸。按竅(穴位)運身,是實現這一理想境界的橋梁。輕靜柔化是要求在體用中,中正安舒,伺機而動,不盲動、不妄動,不自動,是在內部規律或外部動力的驅使下而動,是在周身所有關節放松的情況下,一點點與對方合力而動,他進一點,我退一點,並且還不能用力,而是用意念掌控下的穴位去化去打。在對方的力量到達我身上時,讓其有兩足攀登沙山之感覺,邁不開步,使不上勁;緊湊舒伸像是如水洇沙,節節貫穿,是用整體一致,松沈有序、細致入微的心意運動來和對方的力點交融在一起,從微觀上做到順其序,合其力,使對方有腳落玉盤踩珍珠,無可奈何,無能為力之感。推手或技擊,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節,合理、合法。被打之人,雖然倒地,卻感到不是對方打的,是自己按上了軸承、踏上了翻版、掉進了漩渦、觸到了電門。讓對手感覺自己像是從空中掉下來一樣,人在空中,無力可發,沒有著力點,甚至連說話都不可能,一切全在我的掌握之中。這是吳式太極拳推手的主要特點。按竅運身這種觀念和習慣,一旦在體用中成為自然反應,那就全身處處是軸承,處處是陷阱,處處是翻版,處處是漩渦,處處是機關,處處是電門。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的理想境界。 第四、行雲流水的理論。吳式太極拳推手和技擊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上如行雲隨風變,下如流水順勢走”。多年前我乘飛機去莫斯科,在空中我一路用心觀察雲彩的變化,啓發頗深,有感而發寫了三首《太極雲水詩》即:(一)、上如行雲,隨風成形,飄杳上浮奇幻多姿,勢勢可見,處處難摸;(二)、下如流水,隨境成形,先下後上鑽孔攀峰,動靜可用,勢勢難依;(三)、虛雲實水天地間,煙幻迷離依托難,化打拿發如照鏡,神鬼掏心如喪泉。 吳式太極拳在推手或技擊時,要求上如浮雲,不接手,搭手即變,或接手只是與其皮毛相接。叫“刺皮不刺骨。”“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內。”行雲勁,主要體現在提起精神凝神于皮毛,提高皮膚的靈敏度和局部反射能力,粘得住聽得清,像是中醫摸脈,指肚輕摸脈門,就知對方有何疾病。 練行雲勁還要用特殊的方法把自己的手指、手腕、肘、肩、頸椎、胸椎、腰椎、胯、膝、踝、腳趾等各處關節都練得非常松靈自然,遇到任何情況都沒有滯點,像車輪一樣,對方作用我身上的力有多大,我的輪旋轉速度就有多快,對方旋倒的速度也就多快。這樣才能做到上面如行雲一樣,隨風成形,對方觸之即空,沒有著力點,找不到依托。發力就會一落千丈,對手無論如何也不能得心應手,反而會進退失勢。 流水勁,是用意使自己化身如水,能順勢而變,無孔不入,不頂不抗,親密融合。對手稍稍進身,我就像水一樣,讓對手好似全身泡在水中,或漂浮或淹沒,對手就會腳下失根,任我擺布。水能利萬物,但也能造成災難。俗話說水火無情。 練功要心如止水,平平靜靜,或如潺潺流水,入曲通幽。進入詩情畫意的境界。自己練拳或與同好推手打輪,都要進入這種意境,長此練習,會有意想不到的極佳的治病健身效果。同時還能練出神清氣爽、松靜自然、輕靜柔化、輕靈無滯、上下協調、內外如一的功夫。如遇到對手較技,則內氣自然蕩漾,“泉清河靜”,就會變成“翻江播海”。對手敢于進擊,就如同卷入大海,或落入漩渦。
二、主要技法 吳式太極拳(北派)推手的主要技法是八法和六技。八法就是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六技是點、打、拿、發、摔、卸。 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勁別,每一種勁的形成和發出都是自身兩個不同穴位或部位相合或相衝而産生的。對此,王培生老師曾總結有如下歌訣: “掤勁命門找環跳,捋勁食指畫眉毛,擠勁夾脊找前腳,按勁憑欄樓下瞧,采勁玄關找肩井,挒勁意在蹬後腳,肘勁勞宮肩井合,靠勁玉枕扛大包。” 此歌訣簡單明了地告訴我們,在使用八法擊人時,每一種勁法要從何穴發出,與何穴相合或相衝,也就是意念點應在何處,思想上要十分清楚。動作要十分自如。這八法中,掤、擠、肘、靠是進攻之法,捋、按、揉、挒是化解之法。 以掤為例,掤屬水,意在命門(穴)找環跳(穴)。水的特性是向低窪處流動,能隨方就方隨圓就園,無孔不入,善于隨遇平衡。至剛莫過于水,至柔莫過于水。水可以滋養萬物,也可毀壞萬物,太極拳就是在老子水哲學思想指導下的一種水性拳術。練與用都要求無形無像,能像水一樣順客觀之形勢,親密無間自然流動,只要做到化身如水,練與用就都不會有滯點了,任何方向的來力,任何形式的進攻,只要對我稍有威脅,我之神意就會向流水一樣,將對方來力包容、化掉。 掤就像給皮球打氣一樣,向四周膨脹;又如種子萌發;也如房屋的支架。掤是圓的,不是方的。方則穩而不靈,而圓如球,會將力卸在一邊,或是原路返還。頂撞不符合太極拳之理,我們不可能一點力沒有,而是不將用勁的意念放在頂上。一心用力頂,終究會遇見比我們力大之人,而將心意用在放松和融化上,就可以有更多的合理應敵之手段。 比如遇到掤勁就用捋勁化之,遇到擠勁就用按勁化之,遇到肘勁就用采勁化之,遇到靠勁就用挒勁化之。如此等等都是在一個圓球上做文章。 掤勁是向上向外之力,擠勁是向前向下之力,肘勁是向內向前之力,靠勁是向後向前之力,捋勁是向斜向上之力,按勁是向斜向下之力,采勁是螺旋向上之力,挒勁是上下、左右相反之力。不管使用哪種勁力,向上向外的掤勁都不能弱,弱了就等于皮球泄氣了,沒有彈性了,掤、捋、擠、按、采、挒、肘、靠的八種勁力就都無法發揮了。 吳氏太極拳有點、打、拿、發、摔、卸六技。點是點穴,可以致人傷殘或死亡;打是打要害,可使人受傷;拿是拿反關節,可以傷殘對方的關節;發是把人擲出去;摔是把人直接摔倒;卸是把肢體從關節上卸下來,導致對方上肢或下肢不能運動。這些技法非常狠毒,不能輕易外傳,亦不能輕易使用。解放以後,進入和平、文明時代,太極拳習練以健身為主,所以只講一種技法,就是發。發法可以不傷人,對方反而感覺很舒服、有趣味。 我們平時以練發為主,但是其它五種技法不應失傳,尤其弟子門人更應該全面掌握。我傳授某些弟子時,有時就謹慎傳授些發裏面有點法、發裏面有打法、發裏面有拿法等技法,但是不做出來,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點到為止,但不是真點、真打對方,只是將對方發出去。總之,文明第一、和諧第一、健康第一、安全第一,這是我們一直貫穿的原則,但同時一定要掌握所有這些技法。 以吳式太極拳三十七式的太極起式為例,其中就貫穿著吳式太極拳(北派)的理論、技法。比如腕子的技法,起式時第一動叫“兩腕前掤”,其健身作用是調理脾胃。動作的規範是兩手高于肩、低于耳時,感覺胸腔裏是空的,有點饑餓感,就可以起到調理脾胃的作用。但這個簡單動作卻也有巧妙的技擊作用。 腕子是技擊的第一道關。八卦掌有“二人搭手腕中求”之說。在技擊時,如對方兩手抓住了我兩手腕,我無法逃脫,可以先松開,隨即用十指回夠手心,以我之手背貼他的手心,就是用我之外勞宮穴找對方的內勞宮穴,對方就會像按在翻版上,自然向後傾倒,如對方抓擰我之手腕,我隨著他走,他就被動了,我就可以反擰對方,這就是陰陽相合,就像搞對象一樣,兩個人應往一塊兒走。 |